• 武汉美食抢购
  • 乡村振兴
  • 中暑是疾病还是意外伤害
    □ 中暑究竟算“意外伤害”还是“疾病”以及是否赔付,主要依据保险合同。但有时“意外伤害”和“疾病”可以互相影响,区分存在难度或争议。□ 保险公司在制定保险条款时,应当对保险条款中的免责事由及其涉及的概念作出尽可能详尽的约定和定义,以免在出现
    08-29
  • 首次全球实现哺乳动物完整染色体可编程连接
    【科技前沿】 8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一项我国科学家的开创性成果——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李伟研究员与周琪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完整染色体的可编程连接,并创造出具有全新核型(染色
    08-29
  • 未来的火箭有多强?“烧”什么上天?
    未来的火箭有多强?“烧”什么上天?
    火箭发射瞬间总是令人心潮澎湃,不过现役火箭普遍燃烧化学推进剂,推力先天受限制,要实现未来人类建设太空城、遨游外星球的宏伟梦想,有必要来场“头脑风暴”,引爆火箭动力革命。未来火箭是啥样的?一起来开脑洞!(视频来源:科普中国)
    08-29
  • 明年夏天还会这么热吗
    随着24节气中“处暑”的到来,不少地区从酷暑中退出,还有部分地区高温依旧,不过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测,南方高温将于8月底基本结束。综合评判,我国此轮高温已达到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许多人担忧:明年夏天还会这么热吗?有自媒体
    08-29
  • 美国韦布望远镜首次在系外行星大气中发现二氧化碳存在的证据
    新华社洛杉矶8月26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航天局25日表示,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首次在太阳系外行星大气中发现二氧化碳存在的明确证据。美航天局在一份公报中介绍,这颗名为WASP-39 b的行星是一颗巨型气态行星,距离地球约700光年,其质量
    08-29
  • “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将利用FAST解决射电天文领域核心技术问题
    中新社贵州平塘8月27日电 (周燕玲)8月26日至27日,秒聚青科·走近中国天眼创新论坛在贵州平塘举行。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总工程师姜鹏在论坛上表示,在稳定运行和提升性能时,未来FAST的巡天效率将实现数量级的提升
    08-29
  • 新研究发现园艺可以改善你的精神健康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园艺可以改善你的精神健康。 很多资深的园丁都会告诉你花园是其快乐的源泉。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很多人都可以从园艺中获得好处,即便是此前从未展开过园艺活动。 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园艺活动减轻了健康女性(每周参加两次园艺课程
    08-29
  • 《独行月球》中没说的都在这里了
    ◎本报记者 唐 芳影片《独行月球》上映半个多月,讨论热度不减反增。在电影中,“月盾计划”失败,小行星π即将毁灭地球,被遗忘在月球的主人公独孤月,改变了重返地球的计划,独自扛着“宇宙之锤”炸毁小行星…… 该片把喜剧放置于浩瀚宇宙的舞台,邀请了
    08-26
  • 鱼类长期精原干细胞系培育成功 提供鱼类濒危物种保护新思路
    ◎本报记者 王 春近日,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李名友、桂朗团队关于鱼类精原干细胞系体外诱导精子发生研究取得进展。研究表明,体外长期稳定培养的马口鱼精原干细胞系可被鱼类性腺体细胞诱导生成精子。这是全球首次建立的经济鱼类长期培养精原干细胞系
    08-26
  • 更可靠,更安全 中科大研究探索新量子随机数协议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的韩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半设备无关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协议,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验证。即使在光源不可信条件下,该协议也无需对探测设备进行表征,仅需使用日常光源即
    08-26
  • 外媒:古生物学家在阿根廷发现恐龙新物种
    外媒:古生物学家在阿根廷发现恐龙新物种
    据外媒8月15日报道,近日,一组古生物学家在阿根廷发现了一种以前不为人知的恐龙物种的遗骸 ,研究人员预测,这种恐龙来自白垩纪时期,即恐龙生存的最后一个时代。根据一份在上周发表的科学报告显示,发现该恐龙物种的古生物学家表示,这些遗骸可能代表了
    08-26
  • 全数字化量子模拟出手 在量子芯片上“搭”出时间晶体
    ◎洪恒飞 周 炜 吴瑶瑶 本报记者 江 耘此次,浙大研究团队首次尝试了“全数字化量子模拟”的实验方案。该方案在26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芯片上,通过操作高达240层深度的量子门,实现合作者的构思。相比于“类比量子模拟”,“全数字化量子模拟”的通
    08-26
  • 天然双层石墨烯内发现新奇量子效应
    科技日报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刘霞)由德国哥廷根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在对天然双层石墨烯开展的高精度研究中,发现了新奇的量子效应,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解释。这一系统制备简单,为载荷子和不同相之间
    08-26
  • 石墨烯纳米袋显著减少氢燃料电池所需铂金
    科技日报北京8月16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尽管氢燃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化石燃料替代品,然而其发电依赖的催化剂主要由稀有昂贵的金属铂组成,这限制了氢燃料的广泛商业化。据16日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杂志的论文,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报
    08-26
  • 治愈皮肤感染和伤口或有新方法
    科技日报北京8月16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细菌性皮肤感染的新方法。在最近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的新见解,或将带来治疗细菌感染和皮肤伤口的新疗法。 传统上,研究人员认
    08-26
  • 科研人员揭示东亚亚热带地区洞穴生物迁入规律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张泉) 我国科研人员揭示了东亚亚热带地区洞穴生物的迁入规律,并解析了影响地表生物迁入洞穴的主要因素。该研究提升了对洞穴生物多样性进化历史的认知水平,对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由中科院植物研究
    08-26
  • 地球之水或源自太阳系边缘小行星
    科技日报北京8月17日电 (记者刘霞)日本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分析了隼鸟2号探测器从小行星“龙宫”收集的稀有样品后发现,地球上的水可能是由太阳系外缘的小行星带来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数十亿年前海洋在地球上如何形
    08-26
  • 漂浮“人造树叶”可在水上生产清洁燃料
    科技日报北京8月17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剑桥大学一个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超薄、灵活的设备,就像“人造树叶”,其灵感来自植物将阳光转化为食物的光合作用,能生产一种可持续的汽油替代品。这种设备成本低、足够轻,可以漂浮在水上而不会占用陆地空间。
    08-26
  • 新研究揭示 绿藻类肺衣演化“前世今生”
    科技日报昆明8月18日电 (记者赵汉斌)与绿藻共生的肺衣类,是大型叶状地衣的代表,有悠久的食药用历史,但弄清其物种划分和系统演化过程的问题却并不容易。1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王立松研究员与相关研究团队合作,首次较为清
    08-26
  • “安大简”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8月19日,安徽大学举办《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新书发布会,“安大简”最新研究成果发布。此次发布的“安大简”第二辑包括两篇重要文献,分别为《仲尼曰》和《曹沫之陈》。其中,《仲尼曰》或为截至目前发现的最早《论语》文本。“安大简”《曹沫之陈
    08-26